首页>小学奥数>导航 > 最新信息

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

2024-09-27 11:53:00 来源:无忧考网
【导语】奥数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,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,提高智力水平。以下是®忧考网整理的《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》相关资料,希望帮助到您。

1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一

 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。

  (1)3,6,9,12,(15),(18)

  (2)1,2,4,7,11,(16),(22)

  (3)2,6,18,54,(162),(486)

2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二

  先找出规律,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。

  (1)15,2,12,2,9,2,(6),(2)

  (2)21,4,18,5,15,6,(12),(7)

3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三

  在一条长42米的大路两侧栽树,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14棵,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,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?

  【思路导航】根据“在路的两侧共栽了14棵树”这个条件,我们可以先求出每一侧栽了14÷2=7(棵)树,那么从第1棵树到第7棵树之间的间隔是7-1=6(个)。42米长的大路平均分成6段,每段是42÷6=7(米)。列式如下:

  42÷(14÷2-1)=42÷(7-1)=42÷6=7(米)

  答: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7米。

4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四

  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,一共花了28分钟,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,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?

  【思路导航】我们先求出钢管被锯开了28÷4=7(处),因而被锯开的段数有7+1=8(段)。列式如下:

  28÷4+1=7+1=8(段)

  答:这根钢管被锯成了8段。

5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五

  甲、乙两人比赛爬楼梯,甲跑到4楼时,乙恰好跑到3楼,照这样计算,甲跑到16楼时,乙跑到了多少楼?

  【思路导航】解答爬楼梯问题时,不能以楼层进行计算,而要用楼梯段数进行计算,因为第一层楼是不用爬的,“楼层数-1”才是要走的“楼梯段数”,根据题意“甲跑到4楼时,乙恰好跑到3楼”,实际上是说“甲跑3段楼梯与乙跑2段楼梯所用的时间相同。”照这样计算,甲跑到16楼,也就是跑了15段楼梯,应是甲跑3段楼梯所用的时间的5倍,在同一时间里,乙跑的楼梯段数也是他跑2段楼梯的5倍,也就是这时乙跑了10段楼梯,即他跑到了第10+1=11(楼)。列式如下:

  (3-1)×[(16-1)÷(4-1)]+1=2×5+1=11(楼)

  答:甲跑到16楼时,乙跑到了11楼。

6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六

  一个圆形跑道长300米,沿跑道周围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,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,跑道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?

  【思路导航】在圆周上插旗,插的面数正好等于分成的段数,所以插了红旗300÷6=50(面),由于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,所以黄旗的面数就等于红旗的面数,也是50面。

  300÷6=50(面)

  答:跑道周围插了50面红旗和50面黄旗。

7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七

  下式中,□和△各代表几?

  □+△=28

  □=△+△+△

  □=()

  △=()

  【思路导航】根据□+△=28,我们可以得出□=28-△;由□=△+△+△得到28=△+△+△+△,4个△等于28,一个△等于28÷4=7;由□=△+△+△可求出□=7+7+7=21。

8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八

  下式中,□和△各代表几?

  □×△=36

  □÷△=4

  □=()

  △=()

  【思路导航】根据□÷△=4可知△为一份,□是这样的4份,即□=4△;又根据□×△=36,可以得到4△×△=36,即△×△=9,进一步得到△=3,□=4△=4×3=12。

9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九

  下式中,□和△各代表几?

  □+□+△=16

  □+△+△=14

  □=()

  △=()

  【思路导航】16里面有2个□,1个△;14里面有1个□,2个△,16减去14等于2,即□-△=2,那么如果把△换成了□,则16需要加上2,即□+□+□=16+2,那么□=(16+2)÷3=6,△=16-6×2=4。

10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

  下式中,□和○各代表几?

  □+□+○+○+○=34

  ○+○+○+○+□+□+□=48

  □=()

  ○=()

  【思路导航】34里面有2个□、3个○,48里面有3个□、4个○,用48减去34得到□+○=14,34中有2个(□+○)及1个○。所以,○=34-14×2=6,□=(34-6×3)÷2=8。

11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一

  下式中,□、☆和△各代表几?

  ☆+☆=□+□+□

  □+□+□=△+△+△+△

  ☆+□+△+△=80

  ☆=()

  □=()

  △=()

  【思路导航】因为2个☆等于3个□,3个□又等于4个△,所以2个☆等于4个△,那么1个☆等于2个△。在☆+□+△+△=80中,2个△可以用1个☆替代,就变为☆+□+☆=80,而2个☆又可以用3个□替代,也就是□+□+□+□=80,所以□=20,☆=20×3÷2=30,△=20×3÷4=15。

12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二

 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,问:10月25日是星期几?

  【思路导航】我们知道,每星期有7天,也就是说以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。从10月1日到10月25日经过25-1=24天,24÷7=3(星期)……3(天),说明24天中包括3个星期还多3天。所以从10月1日开始过3个星期,最后一天还是星期一,从这最后一天起再过3天就应是星期四。

13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三

  100个3相乘,积的个位数字是几?

  【思路导航】这道题我们只考虑积的个位数字的排列规律。1个3.积的个位是3;2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9;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7;4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1;5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3……可以发现,积的个位数字分别以3、9、7、1不断重复出现,即每4个3积的个位数字为一周期。100÷4=25(个),因此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第25个周期中的最后一个,即是1。

14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四

  有一列数按“432791864327918643279186……”排列,那么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?

  【思路导航】上面一列数中,从第1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“43279186”,周期数是8。要求出这列数字的和,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共有多少组“43279186”。

  54÷8=6(组)……6(个)

  因此,前6组数字和是(4+3+2+7+9+1+8+6)×6=240,余下6个数字之和是4+3+2+7+9+1=26。所以,这列数中前54个数字之和是240+26=266。

15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五

  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,每两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,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。如果这本书有128页,而第1页是文字,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多少页?

  【思路导航】已知这本童话书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,也就是说这本书是按“1页文字3页插图“的规律重复排列的,把“1页文字3页插图”看作一周期,128页中含有128÷(1+3)=32个周期,所以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3×32=96页。

16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六

  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同,2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,那么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多少小时?

  【思路导航】2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,也就是1个人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;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所用的时间与一个人所用的时间相等,所以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还是用3小时。

17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七

  一条毛毛早由幼虫长成成虫,每天长大一倍,30天能长到20厘米。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?

  【思路导航】毛毛虫每天长大一倍,说明第二天的身长是第一天身长的2倍。这条毛毛虫在第30天时,身长为20厘米,那么在第29天时,这条毛毛虫的身长为20÷2=10厘米;在第28天时,这条虫的身长为10÷2=5厘米。

18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八

  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4堆,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?

  【思路导航】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各不相等的4堆,要让最多的一堆中小鱼条数尽量多,那么其余三堆小鱼的条数就要尽量少。所以,小猫可以在第一堆中放1条,在第二堆中放2条鱼,在第三堆中放3条鱼,这样第四堆就可放:

  15-(1+2+3)=9(条)。

19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九

  把100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,要求每个篮子里装的桃子的只数都带有6字。想一想,该怎样分?

  【思路导航】因为6×6=36只,这样就可以在每个篮子里装6只桃,共装6个篮子,还有一个篮子里装100-36=64只桃。64这个数,正好也含有数字6,符号题目要求。

20.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二十

  舒舒和思思到书店去买书,两人都想买《动脑筋》这本书,但钱都不够。舒舒缺2元8角,思思缺1分钱,用两个人合起来的儿买一本,仍然不够。这本书多少钱?

  【思路导航】思思买这本书缺1分钱,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书仍然不够,这说明舒舒根本没有钱,所以这本书的价钱是2元8角。

小学奥数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
无忧考网移动版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