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小学生奥数周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
星期一早晨,王老师走进教室,发现教室里的坏桌凳都修好了。传达室人员告诉他:这是班里四个住校学生中的一个做的好事。于是,王老师把许兵、李平、刘成、张明这四个住校学生找来了解。(1)许兵说:桌凳不是我修的。
(2)李平说:桌凳是张明修的。
(3)刘成说:桌凳是李平修的。
(4)张明说:我没有修过桌凳。
后经了解,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。请问:桌凳是谁修的?
根据“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”可知:(2)、(4)不能同真,必有一假。
假设(2)说真话,则(4)为假话,即张明修过桌凳。
又根据题目条件了:只有1人说的是真话:可退知:(1)和(3)都是假话。由(1)说的可退出:桌凳是许兵修的。这样,许兵和张明都修过桌凳,这与题中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”相矛盾。
因此,开头假设不成立,所以,(2)李平说的为假话。由此可退知(4)张明说了真话,则许兵、刘成说了假话。所以桌凳是许兵修的。
2.小学生奥数周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
虹桥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,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、爱好读书的四名学生的成绩作了如下估计:(1)丙得第一,乙得第二。
(2)丙得第二,丁得第三。
(3)甲得第二,丁得死四。
比赛结果一公布,果然是这四名学生获得前4名。但以上三种估计,每一种只对了一半错了一半。请问他们各得第几名?
同学们的预测里有真有假。但是最后公布的结果中,他们都只预测对了一半。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假设某人前半句对后半句错,如果不成立,再从相反方向思考推理。
假设(1)中“丙得第一”说错了,则(1)中“乙得第二”说对了;(1)中“乙得第二”说对了,则(2)中“丙得第二”说错了;(2)中“丙得第二”说错了,“丁得第三”说对了;(2)中“丁得第三”说对了,(3)中“丁得第四”说错了;(3)中“丁得第四”说错了,则(3)中“甲得第二”说对了,这与最初的假设相矛盾。
所以,正确答案是:丙得死一,丁得第三,甲得第二,乙得第四。
3.小学生奥数周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篇三
张、王、李三个工人,在甲、乙丙三个工厂里分别当车工、钳工和电工。①张不在甲厂,②王不在乙厂,③在甲厂的不是钳工,④在乙厂的是车工,⑤王不是电工。
这三个人分别在哪个工厂?干什么工作?
这题可用直接法解答。即直接从特殊条件出发,再结合其他条件往下推,直到推出结论为止。
通过⑤可知王不是电工,那么王必是车工或钳工;又通过②可知王不在乙厂,那么,王必在甲厂或丙厂;又由④知道在乙厂的是车工,所以王只能是钳工;又因为甲厂的不是钳工,则晚必是丙厂的钳工;张不在甲厂,必在乙厂或丙厂;王在丙厂,则张必在乙厂,是乙厂的车工,所以张是乙厂的车工。剩下的李是甲厂的电工。
4.小学生奥数周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篇四
某班44人,从A,B,C,D,E五位候选人中选举班长。A得选票23张。B得选票占第二位,C,D得票相同,E的选票最少,只得了4票。那么B得选票多少张? B,C,D的选票共44—23—4=17(张),C,D的选票至少各5张。如果他们的选票超过5张,那么B,C,D的选票超过6+6+6=18(张),这不可能。所以,C,D各得5票,B得17—5—5=7(张)
5.小学生奥数周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
将1,2,3,4,5,6,7,8八个数字分成两组,每组4个数,并且两组数之和相等。从A组拿一个到B组后,B组五个数之和将是A组剩下三数之和的2倍。从B组拿一个数到A组后,B组剩下的三个数之和A组五个数之和的5/7。这八个数如何分成两组?八个数的和是1+2+3+4+5+6+7+8=26,所以每组的四个数之和是36÷2=18。从A组取出一个数到B,两组总和不变。现在A组三个数之和是36÷(1+2)=12,原来A组四个数之和是18,说明A组中取6到B组。
同样道理,从B组取一个数到A组后,现在B组三个数之和是36÷(1+5/6)×5/7=15。说明B组中取出的数为18—15=3。
除去6和3,还剩6个数。A组的另外三个数之和应是18—6=12,在剩下的6个数中只有1,4,7三个数,它们的和是12。所以
A组四个数是1,4,6,7。
B组四个数是2,3,5,8。
6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
小明通常总是步行上学,有一天他想锻炼身体,前1/3路程快跑,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,后一段的路程慢跑,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.这样小明比平时早35分到校,小明步行上学需要多少分钟?【解析】
这天,路程比=1:2,速度比=4:2,时间比=1/4:2/2,时间=1/4+1=5/4
平时,时间=3/1=3
3-5/4=7/4对应35分
平时用时=35×3÷7/4=60分钟
7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七
A、B两城相距240千米,一辆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,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,因故在途中停留了30分钟。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,汽车在后半段路程速度应该加快多少?【解析】
核心公式:速度=路程÷时间
前半程开了3小时,因故障停留30分钟,因此接下来的路程需要2.5小时来完成
V=120÷2.5=48千米/小时
原V=240/6=40千米/小时
所以需要加快:48-40=8千米/小时
8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
主人追他的狗,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,但主人的一步是狗的两步。狗跑出10步后,主人开始追,主人跑出了多少步才追上狗? 【解析】主人跑2步的时间=狗跑3步的时间→主人跑2步的时间=狗跑3步的时间主人跑1步的路程=狗跑2步的路程→主人跑2步的路程=狗跑4步的路程综上得到主人跑2步可以追上狗4-3=1步现在狗比主人多跑了10步所以主人要跑20步。
9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九
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,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,现在羊已跑出30米,马开始追它。问:羊再跑多远,马可以追上它?解:
根据“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”,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米,则羊每步长为4x米。
根据“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”,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*7x米=21x米,则羊跑5*4x=20米。
可以得出马与羊的速度比是21x:20x=21:20
根据“现在羊已跑出30米”,可以知道羊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,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-20=1,现在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,就是30÷(21-20)×21=630米。
10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
甲乙辆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,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?已知,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,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,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?答案:720千米。
由“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,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”可知,相遇时甲行了10份,乙行了8份(总路程为18份),两车相差2份。又因为两车在中点40千米处相遇,说明两车的路程差是(40+40)千米。所以算式是(40+40)÷(10-8)×(10+8)=720千米。
11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一
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、乙两地相向开出,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,经过3小时,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,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。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?分析与解答:快车3小时行驶40×3=120(千米),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,说明甲、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-25=95(千米)。此时,慢车行了95-25-7=63(千米),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÷3=21(千米)。
(40×3-25×2-7)÷3=21(千米)
答:慢车每小时行21千米。
12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二
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,要行360千米。开始按计划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,途中因汽车故障修车2小时。因为要按时到达乙地,修好车后必须每小时多行30千米。汽车是在离甲地多远处修车的?分析:
途中修车用了2小时,汽车就少行45×2=90千米;修车后,为了按时到达乙地,每小时必须多行30千米。90千米里面包含有3个30千米,也就是说,再行3小时就能把修车少行的90千米行完。因此,修车后再行(45+30)×3=225千米就能到达乙地,汽车是在离甲地360-225=135千米处修车的。
13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三
甲、乙、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100米、90米、75米。甲在公路上A处,乙、丙在公路上B处,三人同时出发,甲与乙、丙相向而行。甲和乙相遇3分钟后,甲和丙又相遇了。求A、B之间的距离。 分析:甲和乙相遇后,再过3分钟甲又能和丙相遇,说明甲和乙相遇时,乙比丙多行(100+75)×3=525米。而乙每分钟比丙多行90-75=15米,多行525米需要用525÷15=35分钟。35分钟甲和乙相遇,说明A、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(100+90)×35=6650米。
14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四
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,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,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。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,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?解: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,所以,它的速度为:72000÷3600=20(米/秒),
某列车的速度为:(250-210)÷(25-23)=40÷2=20(米/秒)
某列车的车长为:20×25-250=500-250=250(米),
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:(250+150)÷(20+20)=400÷40=10(秒)。
15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五
甲、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,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,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,问船速和水速各为每小时多少千米?答案:从甲到乙顺水速度:234÷9=26(千米/小时)。
从乙到甲逆水速度:234÷13=18(千米/小时)。
船速是:(26+18)÷2=22(千米/小时)。
水速是:(26-18)÷2=4(千米/小时)。
16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六
甲乙丙三个小分队都从A地到B地进行野外训练,上午6时,甲乙两个小队一起从A地出发,甲队每小时走5千米,乙队每小时走4千米,丙队上午8时才从A地出发,傍晚6时,甲丙两队同时到达B地,那么丙队追上乙队的时间是上午()时。分析:从上午6时到下午6时共经过12小时,则A、B两地的距离为5×12=60千米,丙上午8时出发,则全程比甲少用8时-6时=2小时,所以丙的速度为每小时60÷(12-2)=6千米。
由于丙出发时,乙已行了4×2=8千米,两人的速度差为每小时6-4=2千米,则丙追上乙需要8÷2=4小时,所以丙追上乙的时间是8时+4小时=12时。
解:6时+6时=12时,8时-6时=2时;
5×12÷(12-2)
=60÷10,
=6(千米);
2×4÷(6-4)
=8÷2,
=4(小时)
8时+4小时=12时。
即丙在上午12时追上乙。
故答案为:12。
17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七
李明和王亮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,李明每小时行18千米,王亮每小时行16千米,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。问全程长多少千米?3×2÷(18-16)=3(小时)
3×(18+16)=102(千米)
18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八
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、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,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40千米的地方,相遇后辆车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,客车到达乙站、货车到达甲站后均立即返回,结果它们又在离乙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。求甲、乙两站之间的距离。 3×40-20=100(千米)
19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九
1、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%,另一边增加2米,得到一个长方形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正方形的面积想等。原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?2、客、货车同时从甲、乙两地相对开出,相遇时客、货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5:4,相遇后货车每小时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走27千米。客车仍按原速前进,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,已知客车一共行了10小时。甲、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?
【答案】
1、64平方米
2、600千米
20.小学生奥数行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十
1、小明去登山,上午6点出发,走了一段平坦的路,爬上了一座山,在山顶停了1小时后按原路返回,中午11点回到家。已知他走平路的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,上坡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,下坡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。问:小明一共走了多少千米?2、青青从家到学校正好要翻一座小山,她上坡每分钟行50米,下坡速度比上坡快40%,从就秒到学校的路程为2800米,上学要用50分钟。从学校回家要用多少时间?
【答案】
1、16千米
2、2800÷50+2800÷(50+50×40%)-50=46(分)